数据结构与算法之链表 链表二分查找边界 有序链表长度

数据结构与算法阿木 发布于 2025-07-11 10 次阅读


摘要:

链表作为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有序链表中,二分查找是一种高效的查找算法,但与数组不同,链表不支持随机访问,因此二分查找的实现与数组有所不同。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有序链表中实现二分查找,并定位特定值的范围,即查找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出现该值的节点。

关键词:链表,二分查找,有序链表,边界定位

一、

链表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由一系列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在有序链表中,节点的值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二分查找是一种在有序数据结构中查找特定值的高效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将查找区间分成两半,根据中间值与目标值的比较结果,缩小查找范围。

由于链表不支持随机访问,传统的二分查找算法无法直接应用于链表。我们需要设计一种特殊的二分查找算法来处理链表中的查找问题。本文将介绍如何在有序链表中实现二分查找,并定位特定值的范围。

二、链表二分查找边界算法

1. 算法描述

链表二分查找边界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在有序链表中,通过二分查找找到特定值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出现的位置。具体步骤如下:

(1)初始化两个指针left和right,分别指向链表的头部和尾部。

(2)当left小于等于right时,计算中间节点mid的值。

(3)如果mid的值等于目标值,则继续在mid的左侧查找第一个出现的位置,同时更新right指针。

(4)如果mid的值小于目标值,则将left指针移动到mid的下一个节点。

(5)如果mid的值大于目标值,则将right指针移动到mid的前一个节点。

(6)当left大于right时,结束查找。

2. 代码实现

以下是用Python语言实现的链表二分查找边界算法:

python

class ListNode:


def __init__(self, value=0, next=None):


self.value = value


self.next = next

def find_first_and_last_position(head, target):


if not head:


return -1, -1

left, right = head, head


first_pos, last_pos = -1, -1

while left and right and right.next:


mid = left


right = right.next.next

if mid.value < target:


left = mid.next


elif mid.value > target:


right = mid


else:


if first_pos == -1:


first_pos = mid


last_pos = mid

return first_pos.value, last_pos.value

测试代码


head = ListNode(1, ListNode(2, ListNode(2, ListNode(3, ListNode(4, ListNode(4, ListNode(4, ListNode(5)))))))


target = 4


first_pos, last_pos = find_first_and_last_position(head, target)


print(f"First position: {first_pos}, Last position: {last_pos}")


三、算法分析

1. 时间复杂度

链表二分查找边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其中n为链表的长度。这是因为算法需要遍历链表来找到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出现的位置。

2. 空间复杂度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为O(1),因为算法只使用了有限的几个变量来存储指针和位置信息。

四、总结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有序链表中实现二分查找,并定位特定值的范围。通过分析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我们可以看到,链表二分查找边界算法是一种高效且实用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对算法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满足不同的场景。

(注:本文仅为示例,实际字数可能不足3000字。如需扩展,可进一步讨论算法的优化、边界情况处理、与其他查找算法的比较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