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之 leetcode 贪心算法会议 会议室安排 / 重叠检测

数据结构与算法阿木 发布于 18 天前 3 次阅读


贪心算法在LeetCode:会议安排与重叠检测

贪心算法是一种在每一步选择中都采取当前状态下最好或最优的选择,从而希望导致结果是全局最好或最优的算法策略。在LeetCode中,贪心算法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各种问题,其中会议安排和重叠检测是两个典型的应用场景。本文将围绕这两个主题,通过LeetCode上的题目,深入探讨贪心算法在解决这些问题时的应用。

会议安排问题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会议时间表,其中每个会议都包含一个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你需要找出一个会议安排方案,使得所有会议都不重叠。

示例

输入:[[0, 30], [5, 10], [15, 20]]

输出:[[0, 10], [15, 20]]

解题思路

会议安排问题可以通过贪心算法解决。具体步骤如下:

1. 将所有会议按照结束时间进行排序。

2. 遍历排序后的会议列表,每次选择结束时间最早的会议,并更新下一个会议的开始时间。

3. 如果下一个会议的开始时间大于当前会议的结束时间,则继续选择下一个会议。

代码实现

python

def minMeetingRooms(intervals):


if not intervals:


return 0

按结束时间排序


intervals.sort(key=lambda x: x[1])

初始化会议室数量


rooms = 1


end = intervals[0][1]

遍历会议列表


for i in range(1, len(intervals)):


if intervals[i][0] > end:


如果下一个会议的开始时间大于当前会议的结束时间,则增加会议室数量


rooms += 1


end = intervals[i][1]

return rooms


重叠检测问题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事件列表,其中每个事件都包含一个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你需要找出所有重叠的事件。

示例

输入:[[1, 2], [2, 3], [3, 4], [1, 3]]

输出:[[1, 3]]

解题思路

重叠检测问题同样可以通过贪心算法解决。具体步骤如下:

1. 将所有事件按照结束时间进行排序。

2. 遍历排序后的事件列表,每次选择结束时间最早的事件,并检查是否有重叠。

3. 如果当前事件与上一个事件重叠,则将其添加到结果列表中。

4. 更新上一个事件的结束时间。

代码实现

python

def findOverlappingEvents(events):


if not events:


return []

按结束时间排序


events.sort(key=lambda x: x[1])

初始化结果列表


result = []


end = events[0][1]

遍历事件列表


for i in range(1, len(events)):


if events[i][0] < end:


如果当前事件与上一个事件重叠,则添加到结果列表中


result.append([events[i][0], end])


end = max(end, events[i][1])

return result


总结

本文通过LeetCode上的会议安排和重叠检测问题,展示了贪心算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高效性。贪心算法通过每一步选择最优解,最终得到全局最优解。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贪心策略,以达到最佳效果。

扩展阅读

1. 《算法导论》

2. 《贪心算法》

3. LeetCode官方文档

通过学习这些资料,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贪心算法,并将其应用于解决更多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