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django 数据库 空间插值与叠加环境影响评估实战

Geodjango 数据库阿木 发布于 2025-07-04 8 次阅读


空间插值与叠加环境影响评估实战:基于Geodjango数据库的代码实现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数据分析在环境科学、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环境影响评估中,空间插值和叠加分析是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本文将结合Geodjango数据库,通过代码实现空间插值与叠加分析,以评估某地区的环境影响。

1. 环境背景

假设我们正在评估一个城市地区的环境影响,该地区存在多个污染源,如工业排放、交通排放等。为了评估这些污染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我们需要对污染物的浓度进行空间插值,并叠加其他环境数据,如土地利用、地形等,以分析污染物的分布和潜在影响。

2. 技术准备

2.1 环境准备

- 安装Geodjango:`pip install geodjango`

- 创建Django项目:`django-admin startproject myproject`

- 添加Geodjango应用:`python manage.py migrate`

2.2 数据准备

- 污染源数据:包含污染源的位置和排放量。

- 环境数据:包括土地利用、地形、气象等数据。

3. 数据模型设计

在Geodjango中,我们需要定义模型来存储空间数据。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数据模型设计:

python

from django.contrib.gis.db import models

class PollutionSource(models.Model):


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100)


location = models.PointField()


emission = models.DecimalField(max_digits=10, decimal_places=2)

class LandUse(models.Model):


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100)


location = models.PolygonField()

class Terrain(models.Model):


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100)


location = models.PolygonField()


elevation = models.DecimalField(max_digits=10, decimal_places=2)


4. 空间插值

空间插值是将离散的污染源数据转换为连续的污染浓度分布的过程。我们可以使用Geopandas库中的`griddata`函数进行插值。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geopandas as gpd

假设污染源数据存储在DataFrame中


sources_df = pd.DataFrame({


'name': ['Source1', 'Source2', 'Source3'],


'location': [(0, 0), (1, 1), (2, 2)],


'emission': [100, 200, 300]


})

将DataFrame转换为GeoDataFrame


sources_gdf = gpd.GeoDataFrame(sources_df, geometry=gpd.points_from_xy(sources_df.location.x, sources_df.location.y))

创建网格


grid_x, grid_y = np.mgrid[0:3:0.1, 0:3:0.1]

使用griddata进行插值


interpolated = griddata((sources_gdf.geometry.x, sources_gdf.geometry.y), sources_gdf['emission'], (grid_x, grid_y), method='cubic')

创建插值结果的GeoDataFrame


interpolated_gdf = gpd.GeoDataFrame(geometry=gpd.points_from_xy(grid_x, grid_y), crs=sources_gdf.crs)


interpolated_gdf['emission'] = interpolated


5. 空间叠加

空间叠加是将两个或多个空间数据集合并的过程,以生成新的空间数据集。我们可以使用Geopandas库中的`sjoin`函数进行叠加。

python

假设土地利用数据存储在DataFrame中


landuse_df = pd.DataFrame({


'name': ['Residential', 'Industrial', 'Commercial'],


'location': [(0.5, 0.5), (1.5, 1.5), (2.5, 2.5)]


})

将DataFrame转换为GeoDataFrame


landuse_gdf = gpd.GeoDataFrame(landuse_df, geometry=gpd.points_from_xy(landuse_df.location.x, landuse_df.location.y))

将插值结果与土地利用数据叠加


overlay = interpolated_gdf.sjoin(landuse_gdf, how='left')


6. 结果分析

通过空间插值和叠加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污染源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并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污染浓度。以下是对叠加结果的简单分析:

python

绘制污染浓度分布图


fig, ax = plt.subplots()


overlay.plot(column='emission', ax=ax, legend=True)


plt.show()

统计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污染浓度


landuse_emission = overlay.groupby('name')['emission'].mean()


print(landuse_emission)


7. 结论

本文通过Geodjango数据库和Python代码实现了空间插值与叠加分析,以评估某地区的环境影响。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调整数据模型、插值方法和叠加逻辑,以获得更准确的环境影响评估结果。

8. 后续工作

- 优化插值方法,提高插值精度。

- 引入更多环境数据,如气象、水文等,进行更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

- 开发可视化工具,以更直观地展示空间分析结果。

通过不断优化和扩展,空间插值与叠加分析将在环境影响评估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