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监督分类:聚类引导与自组织映射技术实践
在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领域,无监督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据分析方法。它旨在将数据集自动划分为若干个类别,而不需要预先定义类别标签。聚类引导和自组织映射(SOM)是两种常用的无监督分类技术。本文将围绕这两种技术,通过Python代码实践,深入探讨其原理和应用。
聚类引导技术
1. 聚类引导概述
聚类引导是一种基于距离度量的无监督分类方法。它通过将数据点分配到最近的聚类中心,从而将数据集划分为若干个类别。常见的聚类算法包括K-means、层次聚类、DBSCAN等。
2. K-means算法实现
以下是一个使用Python中的`sklearn`库实现K-means算法的示例代码:
python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import numpy as np
创建数据集
data = np.array([[1, 2], [1, 4], [1, 0],
[10, 2], [10, 4], [10, 0]])
初始化K-means算法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2, random_state=0).fit(data)
获取聚类结果
labels = kmeans.labels_
打印聚类结果
print("聚类结果:", labels)
3. 层次聚类算法实现
以下是一个使用Python中的`sklearn`库实现层次聚类算法的示例代码:
python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AgglomerativeClustering
import numpy as np
创建数据集
data = np.array([[1, 2], [1, 4], [1, 0],
[10, 2], [10, 4], [10, 0]])
初始化层次聚类算法
hierarchical_clustering = AgglomerativeClustering(n_clusters=2).fit(data)
获取聚类结果
labels = hierarchical_clustering.labels_
打印聚类结果
print("聚类结果:", labels)
自组织映射技术
1. 自组织映射概述
自组织映射(SOM)是一种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低维空间。它通过竞争学习算法,将数据点映射到网格上的神经元,从而实现无监督分类。
2. SOM算法实现
以下是一个使用Python中的`minisom`库实现SOM算法的示例代码:
python
from minisom import MiniSom
import numpy as np
创建数据集
data = np.array([[1, 2], [1, 4], [1, 0],
[10, 2], [10, 4], [10, 0]])
初始化SOM算法
som = MiniSom(x=2, y=2, input_len=2, sigma=0.5, learning_rate=0.5)
som.random_weights_init(data)
训练SOM算法
som.train_random(data, 100)
获取聚类结果
win_map = som.win_map(data)
打印聚类结果
print("聚类结果:", win_map)
总结
本文介绍了无监督分类中的聚类引导和自组织映射技术,并通过Python代码实践展示了其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数据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法,以实现高效的数据分类。无监督分类技术在数据挖掘、图像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Comments NOTHING